國際油價走出“至暗時刻”
進入6月,國際原油價錢反彈勢頭不減,布倫特原油和WTI原油主力合約雙雙重新站上40美圓關口。6月8日,布倫特原油和WTI原油分別漲至42.73美圓/桶和40.68美圓/桶。至此,國際油價已走出4月份負油價的“至暗時辰”。在本輪油價行情中,布倫特原油反彈幅度超越70%,而WTI原油則從4月20日每桶-40.32美圓的歷史低價暴跌81美圓/桶,可謂史上最猛反彈。
剖析以為,本輪油價觸底反彈行情的主要推手,是由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組建的“減產聯盟”達成的減產協議得到落實,獲得效果。6月6日,“減產聯盟”以視頻方式召開部長級會議,并就繼續減產事宜達成分歧。會議發表的聲明說,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同意將日均970萬桶的原油減產范圍延長一個月至7月底,而不是按原方案在本月過后減產幅度減少至770萬桶。會議期間,在5月和6月未能執行100%減產配額的伊拉克和尼日利亞等國,承諾在7月至9月期間全面施行減產措施。這有效抑止了國際市場上的供給過剩,進一步支撐了油價復蘇。

今年4月,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達成史上最大范圍減產協議。各方同意,在5月和6月減產970萬桶/日,約占當前全球原油供給量的10%左右;在7月至12月,將減產范圍減少至770萬桶/日。路透社調查數據顯現,隨著減產協議推進,歐佩克成員國5月份的原油產量約為2477萬桶/日,較4月減少591萬桶/日,為2002年以來的最低。
此外,海灣國度自愿額外減產,為國際油價復蘇停止助攻。5月以來,沙特、阿聯酋和科威特等海灣主要產油國宣布,自愿在6月份的減產配額根底上進一步減產約120萬桶/日。其中,沙特宣布6月額外減產100萬桶/日,產量收縮至749萬桶/日,創2002年以來的新低。沙特能源部官員稱,此舉將使沙特石油總減產量到達約480萬桶/日,遠超4月12日歐佩克+減產協議確立的250桶/日的目的。彭博評價稱,“長期以來咨詢公司和貿易商們不斷將800萬桶/日視為沙特不可能逾越的紅線,這預示著沙特迫切想要穩定市場。”有音訊人士指出,作為歐佩克事實上的“領頭羊”,沙特不打算放松7月份的減產方案,并有意將這一減產范圍持續到年底。與此同時,阿聯酋宣布將在6月進一步減產10萬桶/日。5月,阿布扎比國度石油公司將其穆爾班和上扎庫姆的原油供給量減少了15%,并將另兩個油田的原油供給量減少了5%。而科威特則主動提出額外減產8萬桶/日。
在前期低油價沖擊下,北美和歐洲的石油公司也相繼減產。貝克休斯的數據顯現,5月22日當周,美國石油鉆井平臺減少了21個至237個,同比減少了560個,為2009年7月以來的最低程度。美國能源信息署統計數據顯現,5月22日當周,美國石油日產量為1140萬桶/日,較3月中旬的1310萬桶/日降落約13%。加拿大能源大省阿爾伯塔省已將石油產量削減了四分之一。挪威則表示,將在6月減產25萬桶/日,并在今年下半年減產13.4萬桶/日。歐佩克秘書長巴爾金指出:“石油市場對這項歷史性減產協議以及參與國嚴厲執行協議做出了積極回應,供需根本面正在逐漸、穩定地趨于分歧。”
另一方面,隨著主要國度相繼重啟經濟,全球對原油的需求逐步恢復,這促進了油價的反彈。近來,全球多個國度宣布重啟經濟活動,逐漸復工復產復商復學,主要經濟指標開端好轉,提振了油市行情。如,作為先行指標的PMI指數已呈現普遍上漲,中國PMI升至50%的榮枯分水嶺之上,美國非農就業人口在4月大幅減少2068.7萬后,5月增加了250.9萬,失業率降至13.3%,就業形勢好轉提振了市場對美國經濟恢復的自信心。此外,隨著各國持續放開公共場所,民眾出行活動顯著增加。依據谷歌挪動報告數據計算,4月中旬以來與石油消費嚴密相關的出行活潑度已恢復一半。目前仍有更多地域方案進一步放寬管制措施,加之北半球駕車季降臨,石油需求將持續恢復。
瞻望將來,國際油價何去何從,仍存在諸多不肯定性要素。專家以為,油價單邊上漲的態勢恐難以維持。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暴虐全球,在一些國度可能會呈現疫情重復。世界經濟深度衰退、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國際金融市場動亂、國際交往受限,這些都從基本上限制著國際油市的進一步升溫。而各國原油和廢品油的高庫存,也在一定水平上對沖“減產聯盟”的限產效果。高盛最近將全年的WTI均價調整至36美圓/桶,并正告將來幾周油價可能回落。美國能源信息署最新估計,今年布倫特原油為38美圓/桶,WTI油價為35美圓/桶。
本文標題:[國際油價走出“至暗時刻”] 地址:[ http://www.v8no.com/a/xinwen-wenti/15026.html]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網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是出于傳遞 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和您對接處理。